-
谷物、饲料和食品
布勒特写
以平凡讲述着不平凡,我想这是疫情以来大家最深的感受。我们每一个人都常常以平凡自嘲,也常常期待有段不凡的伟大。世人如繁星点点,我们身边也总有那么一群人,往日里默默耕耘,他们总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发光发亮。2021年末的疫情来的凶猛又紧急,在西安,我们身边有这么一群自诩平凡的人,创造了那些不平凡的日子。最近,局部疫情再次反扑,需要我们的城市再次慢下来。我们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感谢曾经的日子,也致敬今天的你我。
本篇4200字左右,大约需要阅读用时7分钟。
文中提到的事例均在严格遵守防疫原则与政策的前提下实施
Lei Lei, 2022年3月31日
01 镜头下,是七色光么?
嗨,大家好,我是叶婧晶,来自布勒西安的一名员工,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是我的工作身份。
这个冬天,我成为了西安疫情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并因此而被赋予了另一种角色。我的邮箱里有这么一封信,这是一封不同以往的Daily Report——没有一行文字,只有三张照片——感动与自豪的情绪再次向我席卷而来,疫情下的那段日子恍如昨日。
这三张照片记录了不同场景的三个镜头,也勾勒出布勒西安危急时刻三种不同的角色画像:决策者、贡献者与协调者。镜头背后,我看见了许许多多个“你”,也看到了许许多多个“我”,更看到了共克时艰的“我们”。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是2021年12月23日的傍晚六点,由于疫情严峻,政府紧急下达了全面封城的通知。 面对这样的情形,带着些许担忧,我将目光投向了刘楠,布勒西安的总经理。
后来她告诉我,接到通知那一刻,她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问题: 员工的安全如何保障?设备的交期会不会受到影响?停工会对我们公司造成多大的损失?这一波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我们什么时候能复工?——当时,无人能回答。时间紧迫,刘楠清楚地知道自己必须快速作出明确的决定。刘楠很淡定,多年的管理经验让她知道,停工并不可怕,如何在有限条件下争取最快复工才是关键。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每日新增的确诊人数终于逐步下降直至清零,我们似乎已经看到了阶段性抗疫胜利的曙光,是时候尽快动起来了!
没有推诿,没有犹豫。
西安领导班子全体动员——有的有条不紊地拨通各部门负责人的电话,有的积极地组织线上会议,有的讨论解决方案,如何对员工进行闭环管理、如何确保关键岗位和第一生产线上的人员到位成为了他们最关注的问题。集人力、计划、生产、采购和安全部门的共同之力,积极的协商与良好的配合为有秩序地复工复产提供了制度与决策上的保障。
目标已定,那么接下来便是排除万难!
首当其冲的是尽最大可能保障返岗员工的出行安全,在遵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安排他们点对点地到达公司。为此,她动员有车且能够出小区的员工,组成了一支特殊的车队,从公司出发,开往各小区乘车点。
车上载着员工们,也满载着希望与力量,刘楠看着车一辆接一辆地驶入公司,她深感自己绝不能辜负他们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在员工返岗后的每一天里,我总能在各种各样的场所看到刘楠的身影——在食堂,为了带给员工们家的感觉,她特意叮嘱后勤安排员工喜爱的炸酱面、臊子面等面食,务必保障肉蛋奶与蔬菜的充足供应;在由办公区临时改造的住宿区,她多次检查巡视,保证暖气的开放,尽最大努力创造条件,让员工住得舒适;在会议室里,她总是与各位负责人强调,一定要多与员工沟通,聆听他们的需求。
作为领导者与决策者,她不仅要对员工负责,更要承担起公司复产后各项指标的达成。 在正式复工生产前,刘楠就跟所有人表明——订单虽急,困难虽多,但质量要求不能有丝毫下降。为了确保没有任何一件不合格品流向我们的客户,她加强了现场巡检,在确保员工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提出“到岗一日则保证一日的产出,产出一日则确保一日的质量”。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了我们生产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准则。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从忙于复工的那段日子,直到现在疫情过去,我与刘楠有过许多次的对话,叹昨日不易,聊心中所想。她直言,在那个非常时刻,她的心中浮现出了开篇的这句话——这后面还有一句:“秦有锐士,谁与争锋!”秦人这句话鼓舞了她,也撼动着我的心。我想,这不仅是她的战斗,也是我们的战斗,就如同她一直说的那样,“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坚定的目标,然后再围绕目标想办法,遇到困难想措施,这样一步一步就能成了”。这样的信念感使我们无惧前路艰险,众人的携手也让我们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踏实。
一名员工申请返岗,两名员工申请返岗,三名、四名……八十九名!短短一上午,确认能够到岗人员八十九名!在还未完全解封的情况下,我们也并不清楚最终会有多少员工愿意返岗,但结果却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期待。
还记得那天我站在刘楠的身后,冬日阳光洒在了她的身上,也洒在了89位自愿返司的员工身上,投射出一个又一个坚定站立着的身姿。我听见刘楠的声音透过手持喇叭,在略显空旷的场地上回响着,但我的心里却并不空荡,我听见了团队的力量,看到了一名决策者所有的责任与担当,她只用一个铺满阳光的背影告诉我:没有不会过去的寒冬,也没有不会到来的暖春。
这个铺满阳光的背影却并未告诉面前的工友们,这个返岗计划有多来之不易!
赵继朋是返岗员工中的一位,也是第三张照片的主人公之一。他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被褥,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一行人的最前面,眼神坚毅。“我一眼就看见刘总站在小区门口,就在接送队伍的最前面。那天,西安的风很大,但我心里那说不出的温暖,很难用语言表达。”当我问起这张照片时,他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笑了,随后,带着独有的北方口音,他这样向我描述了当时的心境。我甚至还没来得及说完感谢,他已摆摆手,连连说道“是我要感谢大家,感谢公司才对!“。质朴的话语、纯粹的心,我再一次真切地体会到,在那个危急时刻,我们紧紧依靠着彼此,员工才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焊接主管赵洋也特别向我提及了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从看着手机私信里员工迫切地询问何时复工,到他自己也成为助力复工的一份子,再到与大家一起在公司同吃同住,共同的归属感与使命感深深地打动了他,“你知道么,公司的氛围很令人安心,完全没有疫情带来的慌张感,我们员工们的精气神都非常足!”,赵洋的眼中闪烁着骄傲与自豪的光芒。公司如同一座安全的堡垒,隔绝了疫情的风雨,这是凛冬隔绝不了的温暖。“我始终想着,追寻大道,虽苦尤前!”,说到此处,赵洋不由自主攥了一下拳,他的话语诉说着心中的澎湃。看着他眼中的光辉与脸上淡淡的笑意,我想,也许乐观的态度与彼此间的信任正是我们渡过难关的法宝之一吧。
89名、100名,再到全员!四天,这是我们全体员工回到岗位,公司全面复产所花费的时间。当疫情过去,再聊起当日,那天那时那情景里慨而慷的员工们都只是腼腆一笑,淡淡地说道“没有想那么多,公司需要我们就来了”。
这简短的一句话,可背后所需要克服的种种困难我却是再清楚不过了。
员工张红忠的居住地管控严格,他一次次去和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沟通,经过屡次协商、郑重担保,他磨破了嘴皮子才让街道同意他回来上班。物资不够,他二话不说就简单收拾了必需品,自己带来了床和被褥。一到公司,他匆匆放下行李便投入了工作,当车间问他有什么需求时,他也只是摇了摇头,说什么都不需要,在公司给他找一块能够睡觉的地方就行。
车间员工朱俊峰负责生产线的第一道工序,职责重大。大家能看到的,是他在疫情稍稍好转时便主动回到了岗位,他却并未向谁提及这背后的艰难抉择,只用一个忙碌的身影告诉我们——“我已回归”。而我清楚,他的家属是抗疫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已是长期不能回家,眼下,他们又只能各自忙碌,远远地彼此支持着,独自咽下对于缺席家庭的愧疚。他的决定是沉甸甸的,因为它承载了家庭与工作、小家与大家之间的平衡取舍。
油漆工石帅,是接到需要复工的消息时第一个主动报名并提出可以住在公司的人。他的存在颠覆了我对劳务外包员工的以往印象——“使命感较弱”、“对公司没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公共交通未恢复、自己又没有其他出行工具,这些困难都没能动摇他的决心!没有车,他便每天步行七八公里来公司上班。我忍不住想象着他独自走过行人鲜少的街道,北风萧瑟中,心中唯有“前行”二字陪伴与激励着他。
我们的食堂师傅,谁也没有想到他会瞒着所有人,在车上凑合了好几个晚上,只因为担心自己回了家就可能没办法再来上班,又生怕自己留下来会给大家添麻烦。一直到公司采购的折叠床到位了,他才申请了床铺。这可是北方的寒冬,我不忍去想那几个夜晚他是如何入睡的,只能懊恼自己为什么没能早一点、再早一点发现他的情况;快一些、再快一些备齐所有的物资。
这样的故事有太多,这样默默贡献着的人也有太多,我无法一一细数。在公司需要他们的时候,无人推诿退缩,往往只需要一个电话、一条信息,他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尽一切所能想办法、出力气。
为了让众人能心无旁骛地并肩作战,我所在的HR部门作为整体协调者,承担了多方沟通协调的工作,一是为尽快取得政府批复和社区同意,让员工在遵守防疫原则的情况下顺利返岗,二是为确保员工在返岗后的生活起居有物资保障。
在刚开始有快递业复工的时候,我们就及时和管委会发改局电话沟通,反复确认公司复工所需的条件。在可以办理通行证的时候,我们立即召开视频会议,各部门分工合作,完成各种资料的汇集,由行政主管尚杰和总助张春梅一起去办理通行证。
由于当时还处于基本封控的状态,为了出门办证,我们同物业、社区多次交涉,反复说明我们是给企业办理复工手续的,磨破了嘴皮子才终于办好了首批的30张通行证,行政主管尚杰把每张通行证都分别送到各个员工手上,保证了部分员工能在第二天开始恢复工作。
全面复工复产还需要办理正式文件,我们及时联系政府部门,终于获取了需要准备的资料,以便能及时组织各部门准备。我们提交了审批资料,经和发改局再次沟通,次日便获批复。一经批复,我们当即为全公司214名员工办理了通行证,5名管理人员在办理通行证的现场工作了6个多小时,终于完成了全员214张通行证的办理,保证公司100%复工。
最特殊的是住在渭水欣居小区的30多名员工,这里是政府公租房,一向按照政府要求实施着最严格的疫情防控管理。为了在不违反防疫规定的前提下转运员工,我们及时联系该物业公司,仔细说明了公司订单情况,表明公司的防疫措施非常完善。通过多次沟通协商,我们承诺承担防疫主体责任并做好点对点转运的防疫措施,确保员工出小区后不再返回,终于获得了放行的批准,确保员工们能够及时到岗。
同时,我们又是后勤,是需求响应者。 复工之初,供暖与物资还没有完全到位,许多员工凭着一腔热情便住进了公司,因此,我们更加焦心于联系物料,让大家住得安心。为了尽快备齐物资,采购部门同时联系了多家供应商,确认库存与到货时间,终于在几家拼凑下采购到数量足够的折叠床与被褥,加急运送到了公司。除了必需的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也是管理的重中之重,早在复工第一天,EHS主管解竹就已经来到了公司,落实各项防疫措施,每天进行现场检查和巡视,确保扫码、测温,定期消毒和防疫物资供给,牢牢守住了战“疫” 的第一道安全防线。
就这样,简易的折叠床、花色各异的床单被褥出现在了办公区的走廊里,模糊了公司与家的界限,这也是我职业生涯中不曾见过的特殊风景。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心中百感交集,既宽慰于大家都有了落脚点,又忍不住觉得自己能做的还是太少、太微薄。为了防止近百人住到公司后产生用电安全、人员摩擦等问题,我们早早制定下了临时宿舍的规章制度,然而从始至终,所有的员工床铺都保持着干净整洁的状态,没有发生任何争执与违规的情况,这样的担心在员工们表现出的自律面前消失殆尽了。
这场战“疫”,决策者、贡献者与协调者,这三者缺一不可且彼此支撑着形成了最稳定的三角结构,任风雨飘摇而岿然不动。这同样也是布勒TOP价值观的体现,面对艰难挑战,我们交付彼此、互相信任(TRUST),在这场无声战斗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主人翁精神 (OWNERSHIP),燃烧着投身事业、助力复工的激情 (PASSION)。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收到了来自布勒高层的关心和鼓励,他们关注着疫情,也关心着员工的健康、工厂的运作,这让我们心中倍感温暖与踏实。
虽然大家身处不同的岗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但却拥有着同样的信念,最后,我们都回归了同一种身份——朴实的劳动者。在这里,我看见了一种平凡的伟大,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邀功请赏,只有无言感动伴随着这段难以忘怀的时光,珍藏于我们每个人的记忆之中。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薛典北路71号